图为研究人员在北京大学实验室内调试系统链路。
6G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需要在多样化场景下满足各种频段的无线信号高速传输。然而,由于传统电子学硬件之间频段不同,其所依赖的设计规则、结构方案、材料体系均有所不同,难以实现跨频段乃至全频段范围的工作,这一技术问题已困扰行业多年。
为此,北京大学教授王兴军—研究员舒浩文团队及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骋团队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了0.5 GHz(千兆赫兹)至115GHz中心频率的实时、灵活、快速重构能力,彻底克服了过去带宽、噪声性能与可重构性之间难以兼顾的挑战。该系统还可实现突破120Gbps(吉比特每秒)的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满足6G通信的峰值速率要求。
图为基于相关研究,所构想的未来无线网络全场景图。
“以万人聚集的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场景为例,传统无线设备往往采用相同且固定的频率,导致用户之间相互干扰,网络体验大打折扣。”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则如同搭建了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每一台用户设备都能找到“专属通道”,自由且高效地选择通畅的频段开展通信,有效避免了信号拥堵和干扰问题,极大提升了通信质量与效率。
此外,这项发现提出全频段重构的解决方案,将催生更为灵活、智能的AI无线网络,重塑未来无线通信格局。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8月31日02版,原标题《北京大学联合团队为6G技术扫清关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