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20世纪末, 中国芯片产业命悬一线,核心技术被西方牢牢掌控, 每年耗费巨资进口。

20世纪末,中国芯片产业命悬一线,核心技术被西方牢牢掌控,每年耗费巨资进口。

就在这“无芯”的至暗时刻,一位华人科学家,毅然放弃美国的高薪厚职,带领团队回国,为中国铸造自己的“芯”长城。

他的归来,可以说是改写了中国科技史。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又取得了怎样成就?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天才养成与硅谷淘金

在硅谷,邓中翰早已功成名就。他亲手创办的半导体公司Pixim,市值一度飙升至1.5亿美元,

个人生活优渥,手握着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但他却觉得没意思。

回顾邓中翰的前半生,他的天赋仿佛与生俱来。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展开全文

还在南京的童年时光,他就对各种电器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能把它们拆得七零八落,又能分毫不差地装回去。

这种潜在的发明家特质,在他198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迅速转化为卓越的学术能力。

课堂上,他敢于对教授的电磁学讲解提出新见解。课余,他发表了人生第一篇学术论文,让他成功敲开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门。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在美国的深造岁月里,他更是创造了一个传奇。

别人穷尽精力专攻一门,他却同时拿下了物理学硕士、经济管理学硕士和电子工程学博士三个学位,这在伯克利分校堪称史无前例。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国际商业巨头IBM,担任高级研究员,并很快拿到了分量颇重的“发明创造奖”。

但邓中翰的野心不止于此,1998年,他投身硅谷创业浪潮,创办了Pixim公司,迅速在行业内站稳脚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人脉。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那一声来自祖国的呼唤

就在个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一个遥远的声音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当时的中国,正深陷“缺芯”的困境,核心技术被西方国家牢牢卡住脖子,每年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进口芯片。

一次与时任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的深度交流,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国家对于自主芯片技术的极度渴望。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1999年,他受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目睹国家的繁荣景象时,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意识到,个人的成功,与解决国家关键技术难题的宏大事业相比,或许分量并不相同。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面对美国方面给出的高薪、高职乃至绿卡等极力挽留的条件,甚至还有删除研究资料的无理审查,邓中翰的选择却异常坚定。

他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那个最需要他的地方。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砸锅卖铁也要造出中国芯

1999年10月,邓中翰在北京中关村一处简陋的楼房里,创立了中星微电子。

他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号召了一批曾在贝尔实验室、英特尔等顶尖机构工作的华人科学家,共同投身这场豪赌。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创业初期的艰苦超乎想象。办公室是租来的,设备是老旧的,但最大的难题是钱。

芯片研发是真正的“烧钱”游戏,公司账面资金很快就见底,一度只剩下100多万元。

在最艰难的时刻,邓中翰和几位创始人毅然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和股票,将所有积蓄都投了进去,只为维系研发的微弱火光。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幸运的是,他们的坚持得到了国家的回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个团队,专门设立了“星光中国芯工程”,并任命邓中翰为总指挥。

这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团队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国内缺乏芯片设计经验,人才和设备都严重落后,国外又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

他们只能从零开始,自主摸索,甚至自己动手开发设计工具。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让世界看见星光

经过长达17个月夜以继日的奋战,2001年3月11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中国第一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图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成功诞生。

这枚小小的芯片,彻底结束了中国在特定领域“无芯”的历史,其性能更是直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星光一号”的问世,迅速在国际市场掀起波澜。

三星、飞利浦、索尼这些曾经的技术垄断者,纷纷向中星微发来订单。中星微在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超过了60%。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2005年11月,中星微电子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

邓中翰的贡献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荣誉,他先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结语

邓中翰的故事,远不止于商业上的成功。

他的回归,像一个信号,激励着成千上万的海外人才投身祖国建设,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波澜壮阔的半导体产业热潮。

而这一切,正是国家在科技领域突破封锁、实现“弯道超车”的生动缩影。

原创             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每年巨额进口,一位华人科学家归来,彻底改变格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toor.com/3881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