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极果君看到了苹果两条动态。
其一是,苹果要调整iPhone发布策略,以后形成秋季和春季交替发布,上半年发低端款,下半年发高端款。例如26年开始,下半年推出iPhone 18 Pro系列,标准版18则计划放在2027年上半年。
同时,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与iPhone 18 Pro一起来,明年发。。。。
从2019年首次传出研发消息,到如今频繁曝出专利和供应链动态,折叠屏iPhone显然已不再是“画饼”,而是一款蓄势待发的重磅产品。
至于为什么拖了这么久?
答案很简单:苹果在死磕两个痛点——折痕和铰链。
这便是第二条苹果相关动态,近日由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爆料出来,他指出苹果对折叠屏iPhone的定位是一款全新高端机型,和其他折叠屏手机相比,这次苹果主打两大杀手锏:
第一,屏幕展开几乎看不见折痕
第二,铰链品质直接拉满
这架势,明显是要在折叠屏市场搞事情啊!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苹果这个折叠屏iPhone到底有什么能耐。
说到折叠屏手机,它最大的槽点之一就是屏幕折痕。
展开的时候,中间那道明显的痕迹,不仅影响视觉效果,用起来手感也大打折扣。
所以甭管很多厂商话说的多漂亮,大部分用户实际体验不佳也是事实。
但苹果偏不信邪,势必要解决这个难啃的骨头…正如马克·古尔曼最新爆料,折叠屏iPhone在展开时,折叠痕迹几乎肉眼不可见。也就是说,这款设备的内屏会采用更无缝的设计。
马克·古尔曼直言,苹果希望通过减少展开时的折痕,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苹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也早有迹可循。
在此前一份专利文件中,苹果公布了实现无折痕的屏幕的关键技术。即在柔性屏和铰链缝隙里,设计了一种神秘“聚合物”,这聚合物就像填坑小能手,把屏幕上能看见、能摸到的凹凸不平都填满。
专利中没有说明其具体材质,但提到能用玻璃条等硬材料,来加固屏幕薄弱处。
这样一来,屏幕不仅更平整,强度也增强。
而在屏幕材质上,今年早几个月就有消息称,中国供应商蓝思科技将为苹果折叠屏iPhone供应UTG玻璃。蓝思科技有望获得苹果约70%的UTG订单,美国公司康宁可能会提供原材料。
目前UTG算是可折叠产品中的最佳方案,也就是超薄柔性玻璃。这是一种厚度通常在1.3毫米以下,具有极高透光率和耐刮性的新型显示材料,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折叠屏手机的折痕,褶皱更低,保证强度,整体更平整。
现在市面上vivo X Fold3、三星Z Flod6、荣耀Magic V3等诸多已上市的折叠设备,清一色都在用UTG。说白了,这玩意儿算是当下折叠屏的“黄金标准”。所以苹果不用费力自研,直接抄答案了!
以上种种叠加,或许正是折叠屏iPhone屏幕达到几乎“无折痕”的关键之一。
同时大家也知道,所谓的折痕问题,本质上还是一场“屏幕”与“铰链”的物理博弈。这里用个形象的比喻:铰链像人的关节,屏幕像皮肤——关节设计不好,皮肤反复折叠必然留下皱纹。
这就要说到马克·古尔曼提到的折叠屏iPhone第二点,铰链品质更高。
甚至早在2024年12月,苹果公示的一项新铰链设计专利就透露了不少玄机。专利文件里详细描述了苹果独特的铰链设计,通过指状物和月牙槽结构,不仅提升了折叠屏设备的灵活性,还增强了耐用性。
坚固耐用还不够,高端机还要足够轻量化。这点古尔曼没说,但此前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就给出关键信息 —— 铰链将由钛合金和不锈钢混合材料制成。
苹果在高端设备上一直都很偏爱钛合金,如Apple Watch Ultra和Vision Pro的头带。钛合金优点也很直接——轻(比钢轻45%)、耐腐蚀、强度高,但可惜纯钛韧性不足,容易断裂。
加入不锈钢就不一样了,虽然不锈钢比钛重,但易加工,韧性好,用它和钛合金混合,能弥补钛的“脆皮”属性。这就像给手机铰链装了个黄金搭档——钛合金负责扛大梁,不锈钢兜底补漏,确保了耐用性与轻量化。
之前还有爆料称,苹果在研究液态金属铰链技术,即使经过长时间的频繁开合,铰链依然坚固如初,保证了手机的耐用性。
这么多相关专利和技术接连曝光,苹果这是打算在材料和设计上双管齐下,彻底解决折叠机耐用性问题。再结合网传的钛合金中框,折叠屏iPhone算是真正做到了“又轻又坚固”。
接着再说说,折叠屏iPhone的整体设计。
爆料指出,折叠屏iPhone将采用书本式折叠设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折叠,折起来,外面是一个标准手机大小的显示屏,方便日常用;打开后,内部则是一个更大的类平板显示屏,工作玩游戏,视野直接翻倍。
而且网传该机内屏接近7.8英寸,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外屏接近5.5英寸,是屏幕挖孔方案。其屏幕比例为4:3,目的是内外屏一致性,观感和老款iPad mini挺像的。
更绝的是它的厚度,设备折叠状态在9毫米至9.5毫米之间,展开厚度4.5毫米。要知道,13英寸iPad Pro都是5.1毫米厚了,这款折叠屏iPhone一旦做出来,说不定就是苹果最薄的手机了!
不过,这种超薄设计也带来了一些妥协,网传因空间限制,这款折叠屏iPhone或将采用Touch ID电源按键而不是Face ID。
其它方面爆料还包括,苹果折叠屏手机或后置双摄以及一颗前摄镜头,续航上将搭载两块硅碳负极电池,电芯采用3D叠片技术,容量为5000mAh或以上。但考虑到大屏的耗电量,这个配置可能只勉强够用。
最后生产方面,预计这款折叠iPhone由富士康独家代工,到2027年,立讯精密也会加入生产。
从初代iPhone到Vision Pro,苹果向来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往往能重新定义螃蟹的吃法。折叠屏iPhone的漫长打磨,或许正是为了兑现库克那句老话:“我们要做到最好,而不是最早。”
终于在折腾好几年之后,折叠屏iPhone真正要来了,或最早在2026年亮相发布,与iPhone 18 Pro系列一起。
虽然苹果费了一番力气,但貌似没赶上好时机。。。。
各方数据显示,折叠屏手机市场自2019年起年均增长超40%,但2024年增速骤降至5%。TechInsights报告称,2024年Q4,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0万台,同比下降18%,市场环境严峻。
苹果这么晚入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撞枪口,只能卷性价比搏一搏。
但苹果显然有自己的算盘,此前有分析师称,折叠屏iPhone不会走“性价比路线”,起售价预计2100至2300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至1.65万元,直接对标Pro Max机型。
对比现在便宜折叠机已经跌破五千,苹果这种定价堪称“疯狂”。非要找个理由的话,盲猜这套路和当年iPhone X发布时一样——用高价树立标杆,等安卓阵营卷不动了再收割市场。
更何况,苹果手里还握着独家iOS生态这张王牌,手写笔+分屏+生态联动,这套安卓难以复制的体验,很可能就是杀手锏。
所以折叠屏iPhone能否掀起新热潮,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极果用户极果媒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