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美国电商集体涨价逼出奇观 淘宝却成16国“榜一大哥” 外国人带着空箱子来中国“买买买”

“关税闹剧”后,中国电商平台在全球出圈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编辑/ 郝俊慧

“关税闹剧”后,中国电商平台在全球出圈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

编辑/ 郝俊慧

前有“TikTok网民”涌入小红书,后有淘宝登顶16个国家下载排行榜。

美国挑起的“关税闹剧”,误伤了大批美国中小外贸企业,大幅提高了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线下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的中国商品涨完后,亚马逊等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涨价,第三方分析机构数据显示,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近1000种商品的平均涨幅为近30%。

这反倒让中国电商平台意外“出圈”,淘宝在16个国家App下载榜登顶,外国人组团来中国“反向代购”,还有大批美国消费者赶在T86免税通道关闭前开启疯狂囤货模式。

4月23日,有外媒报道,美国政府正考虑降低对华关税,“关税可能被削减一半以上,但绝不会被降为零。”但中国商家并没有因此放下戒备,而是已跨前一步规划:如果彻底失去美国市场,可以转移至全球其他市场来消化,并全面启动出口转内销。

淘宝成16个国家的“榜一大哥”

冲上美国App下载榜第二,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多国前三,法国排名第一……4月16日,淘宝的下载量坐上了“火箭”,4月17日,淘宝在16个国家App下载榜上排名第一,在123个国家排名前十。

淘宝商家最先感知到这波“泼天流量”,服饰行业、3C数码行业部分店铺单日访问量暴涨1000%。商家紧急安排外语客服上岗,用上翻译软件,挂出英文公告:“欢迎全球顾客光临我们的小店”“我们童叟无欺,绝不‘宰’外国人”。有的商家在群里感慨:“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在淘宝上能遇到这么多外国人。”

社交平台上,一众美国博主掀起了淘宝海淘快递开箱热:一款中国制造的车载吸尘器被反复开箱,这是来自杭州的新锐国货品牌HELLOLEIBOO徕本。

最近一段时间,徕本淘宝官方旗舰店涌入大量境外问询,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GMV成倍增长。

展开全文

进入徕本淘宝官方旗舰店,可以看到其主营品类聚焦于汽车用品,一款售价26.4元的伸缩洗车拖把已有超20万单历史成交,一款售价70.6元的车载吸尘器已有超10万单历史成交。

“这几天咨询的外国消费者是平时的好几倍,淘宝平台可以自动翻译,所以沟通没有太大障碍。”徕本客服提到,一位显示来自美国的消费者询问店内一款车载吸尘器是否支持110V电压,因为中国和美国的电压标准不同,便建议消费者额外购买一款电压转换器,虽然会增加成本,但综合算下来仍比当地购买便宜,“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同类型车载吸尘器的价格是徕本淘宝价的4~5倍,最终,消费者还是下单了”。

“价格是硬道理,这是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只是之前国外消费者不知道淘宝这个渠道,现在我们希望能抓住这波流量,把出海生意做大。”徕本品牌负责人魏先生告诉《IT时报》记者。

由于特朗普“关税闹剧”的不确定性,美国等海外网友开启了囤货模式。TikTok等社交平台上,“How to shop on TAOBAO(如何在淘宝上购物)”成了流量密码,有趣的评论和客服交流正在打破信息差:“淘宝太便宜了,希望等我搬到中国后,不会因为贪心把所有商品买光,然后破产。”“请问你们是合法的吗?这个商品是丈夫和妻子的肺部切片吗?”“请问温暖的宝贝是什么?”……

十年前,我们学习如何在亚马逊上海淘转运;如今,外国人学习如何在淘宝上海淘转运,一股“反向代购潮”正在兴起。

外国消费者拖着空箱来华“反向代购”

最近,豫园、南京东路、上海虹桥机场等地标性区域,前来中国旅游购物的外国人成群结队地出现,他们背着空包、拖着空箱子开启“买买买”模式。

美国电商集体涨价逼出奇观 淘宝却成16国“榜一大哥” 外国人带着空箱子来中国“买买买”

“算上机票、酒店等费用,还是比在美国买便宜!”“主要是为了来中国买东西,顺便旅游看风景。”采访中,不少外国游客向《IT时报》记者提及来中国的原因,其中,“美国对华关税大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

2024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延长至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至60个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允许停留的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202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明确从4月8日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将在全国推广,境外旅客在购物环节就能拿到退税款,有利于旅客在购物现场领取退税款用于再消费。

手机、扫地机器人、衣服、鞋子等商品成为美国游客抢购的热门品类。支付宝数据显示,2025年4月的上半个月,来自54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的外国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60%,美国用户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两倍。

上海成为外国人来华第一站并不令人意外,但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等批发采购源头产地,竟然也成为外国人追捧的购物圣地。不少热心的中国网友还在线支招:“只要准备好支付宝和编织袋两大法宝就行了。”

美国本土用户开启“疯狂囤货”模式

“自从关税风波后,我就尽量少消费。”在美国工作的华人小雨(化名)很喜欢在淘宝买发卡、头箍、首饰等漂亮的“小东西”,这些饰品在美国线下店售价是淘宝的好几倍,而且淘宝上的选择更为丰富。

“不过,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囤货,一顶中国制造的帽子之前是20美元,如果执行所谓的‘对等关税’,沃尔玛等采购商的采购价可能变成40美元,消费者买到的价格可能是50美元以上,最终还是要让美国消费者买单。”让小雨们焦虑的是5月2日这一时间点,眼看沃尔玛等美国线下商超的中国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一些常用的转运公司已经停收发往美国的包裹,身边的人都疯狂囤了一波中国货。

美国电商集体涨价逼出奇观 淘宝却成16国“榜一大哥” 外国人带着空箱子来中国“买买买”

5月2日是中国输美小额货物T86免税通道的关闭时间,届时跨境电商物流成本或将显著上涨。

据了解,多家物流服务商已宣布调整其承运收费方案,甚至准备暂停接收发往美国的商业快递。比如,橙联率先宣布其业务调整动作,自北京时间5月1日0:00起,下单时将冻结货物销售价值的165%作为关税保证金,多退少补,另加收报关服务费10.5元人民币/票,单个包裹申报价值由不超过800美元调整至不超过250美元,原产国需要与始发地一致。

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西班牙的消费者向《IT时报》记者表示,受关税影响,美国消费者抢购中国商品最为迫切,而加拿大、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地的消费者,平时使用Temu的比例更高,此次主要受TikTok等社交平台的中国源头直采攻略影响,才掀起了一波淘宝热,不少人在淘宝、敦煌网等电商平台寻找大牌平替、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等。

近日,国际邮政公司(IPC)对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37个国家及地区的31000名跨境电商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亚马逊仍以24%的份额占据榜首,而Temu则超越速卖通跃升至第二位,从2023年的7%市场份额飙升至2024年的21%,而速卖通则从2023年的16%跌至2024年的10%,位居第三。

前有跨境老大哥亚马逊,后有Temu、SHEIN等新兴平台,阿里的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陷入两难境地。但没想到的是,淘宝这一中国本土、非跨境电商平台却为阿里撕开了一道口子。

淘宝能够快速承接这一波泼天流量,不仅源于其自身在推荐算法等数字基座上的积累,更源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淘宝的推荐总能戳中我,就像刷TikTok一样上瘾。”一位在伦敦留学的中国学生提到,而速卖通更像是低价、标准化、批量发货的批发市场,难以吸引C端消费者。

“为什么淘宝上的衣服价格低到离谱?”外国消费者发出如此疑问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成熟供应链,以广州沙河服装产业带为例,这里已经实现了72小时打样,7天全球达的惊人效率。

中国企业自带“免疫力”

在西班牙,华人超市随处可见。凯文(化名)小学时随家人移民到西班牙,如今在当地经营着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华人超市,主要售卖产自义乌等地的中国小商品,平时他会从贸易进口公司处拿货。

据他观察,自从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以来,不少中国外贸商正在积极开拓欧洲市场,以此抵消外贸商品在北美市场滞销带来的影响。

“美国关税政策不断变化,目前我们工厂已经暂停向所有无自有品牌的中间商供货,而沃尔玛等自有品牌渠道仍在正常生产和出货。”双马塑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军向《IT时报》记者表示,“沃尔玛等大渠道有自主调价权,他们也找我们商量让利,可承担2%~3%的让利空间对我们工厂来说已经很难了,所以关税最后还是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的头上”。

双马塑业年营收4.8亿元人民币,出口业务占到总营收的75%,其中北美市场占25%~30%,欧洲市场占20%,日韩市场占20%,还有一部分销往“一带一路”国家。也就是说,目前处于半停滞状态的北美市场仍是这家跨境厨房用品工厂的最大海外市场。

做了20多年的外贸,杨文军在出海路上经历了大风大浪。三年前,双马塑业在印度市场被同行抄袭,25%的营收占比骤降至零。只用了很短时间,他们就通过转移目标将缺失的市场找了回来。

杨文军将中国跨境工厂的这种抗风险能力称之为“免疫力”,有了“免疫力”,在面临“关税大棒”的当下,他依然泰然自若地向记者表示,目前双马塑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扩大欧洲、日韩等市场,计划将欧洲市场扩大至25%;另一方面出口转内销,双马塑业已经以半托管模式入驻淘宝。

不过,出口转内销并不容易。中国家庭常常“一把菜刀打天下”,而欧美家庭的厨房里工具分类十分精细。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不能单纯地将外贸库存拿到国内市场来销售,而是需要通过成熟的产业链开发适合国内家庭的新品,也要搭建客服营销团队,要肯花时间向国内消费者解释产品的使用方法。

“原来我们是一个集装箱的货统一发出去,现在是几箱几个零散着卖,客服咨询量也会增加,对我们来说,内销的人员、服务、资源都是挑战。”杨文军坦言。

汕头玩具“厂二代”陈瀚也认为,外贸转内销要重新打磨产品风格,比如外国消费者喜欢独角兽、恐龙等,但国内消费者更喜欢卡通人物。

从大单转变为小单,将对跨境工厂提出更高的供应链柔性要求。“我们计划通过大平台整合订单,无论订单大小,集中在平台成交,形成稳定渠道。我们同类产品价格比阿里现有商家低20%左右,此前批发商从我们工厂拿货后在阿里等平台销售,现在我们直接让利给终端客户。”一家千余名员工规模的纺织厂老板李哲宇提到。

承接这些外贸转内销需求的大平台,正是中国相当成熟的电商圈。目前,已有十余家电商平台采取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等多项举措,将优质外贸产品以电商速度传递到中国的千家万户。

能否接住反向代购的泼天流量和外贸转内销的紧急需求,对这些外贸型企业来说,绝非一日之功,而中国制造的成熟供应链,中国跨境工厂的出海“免疫力”和中国电商的完整生态,将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支付宝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toor.com/2556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