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原创 “冷峻财阀”李在镕访华全程陪笑,救三星要靠小米比亚迪?

近期,韩国第一财阀三星集团掌门人李在镕访华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一改在韩国不苟言笑的形象,访华期间全程微笑,这一显著转变迅速登上热搜。

近期,韩国第一财阀三星集团掌门人李在镕访华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一改在韩国不苟言笑的形象,访华期间全程微笑,这一显著转变迅速登上热搜。

3月22日,从媒体照片中可以看到,李在镕现身小米汽车工厂,李在镕、安蒙与雷军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氛围融洽。特别是李在镕,全程笑容温婉;要知道,在韩国李在镕一贯不苟言笑,被媒体称为“冷峻财阀”。曾经小米在发展初期,为了争取三星的屏幕供应,雷军不得不低声下气亲自登门道歉,雷军当时为了表达诚意,喝光了5瓶红酒,最终才勉强缓和了矛盾。谁也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在镕也会以低姿态出现在小米工厂。

梳理可以发现,3月23日至24日,李在镕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3月24日,又前往深圳参观比亚迪集团总部。如此密集且针对性强的行程安排,不禁让人好奇,三星集团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才促使李在镕亲自访华?而他此次访华,又怀揣着怎样的目标和战略考量?

李在镕的命运与三星紧密相连

作为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的孙子、前会长李健熙的独子,自诞生之日起,李在镕的命运便与三星的发展轨迹紧紧相连,承载着家族传承的厚重使命与殷切期望。

1991年,李在镕从首尔大学东亚历史系顺利毕业。随后,他遵循家族既定的发展规划,前往日本留学深造。在日本庆应大学,他成功获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而后又远赴美国,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

这段丰富多元的海外求学经历,为李在镕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不仅塑造了他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战略眼光,还使其在资本运作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素养。然而,与祖父李秉喆凭借果敢无畏的“野性扩张”策略,以及父亲李健熙秉持对技术近乎偏执的执着追求所展现出的鲜明风格相比,李在镕在战略思维与经营理念上,更倾向于从金融化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谋划三星的发展。

2012年,李在镕升任三星电子副会长,自此开始逐步主导集团的战略转型进程。在他的引领下,三星毅然决然地从传统的硬件制造领域向外拓展,积极进军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高科技前沿领域。同时,他敏锐洞察到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加速推动三星在这些领域的布局与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李在镕早期的管理风格与父亲时代的威权主义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他常常独自出行,拒绝随从的陪同,甚至主动向媒体发放自己的名片,以这种极为亲民的方式,试图打破传统财阀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这种“去威权化”的大胆尝试,在当时赢得了不少外界的赞誉与认可,为三星树立了更为亲民的企业形象。然而,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权力分散的潜在担忧,对三星传统的权力架构和决策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展开全文

2020年,随着李健熙的离世,李在镕正式接过三星帝国的权杖,开启了他掌舵三星的全新篇章。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给予他太多的缓冲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迅速将他卷入韩国政商关系错综复杂的漩涡之中。因深陷朴槿惠“亲信干政”案,李在镕被依法判处入狱207天。尽管这一入狱时间在韩国财阀掌门人入狱的历史记录中相对较短,但这一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出狱后的李在镕,深刻认识到三星内部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迅速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加速推动企业内部的变革进程。他大刀阔斧地裁撤冗余部门,精简企业组织架构,削减高管薪酬,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启动“未来战略室”重组计划,旨在打破传统家族集权模式的束缚,引入更为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2022年,李在镕正式就任三星电子会长,在就职仪式上,他言辞恳切地指出“三星已失去内生动力”,并向管理层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号召,要求全体人员以“向死而生”的坚定决心,全力推动企业的技术革命与创新发展。

三星集团到底陷入什么困境?

李在镕在华期间的低姿态,被认为和三星集团的困境密不可分。

尽管从表面数据来看,三星电子在2024年取得了营收达300万亿韩元(按照当时汇率换算,约合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的亮眼成绩。然而,深入剖析其财报数据,不难发现,三星集团核心业务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结构性危机,这些危机犹如海面冰山,随时可能对三星的未来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在AI芯片这一当今科技领域最为热门且关键的赛道上,三星已明显处于全面落后的不利局面。在 HBM(高带宽内存)领域,三星的市场份额从 2022 年的 40% 急剧降至 2024 年的 22%,被竞争对手 SK 海力士成功超越。更为严峻的是,全球最大的 AI 芯片客户英伟达,在新一代 GPU 产品上已全面转向台积电的 CoWoS 封装技术,这意味着三星彻底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资源,在 AI 芯片市场的竞争中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

在晶圆代工业务方面,由于制程迭代速度缓慢,严重拖累了三星的业务发展。2024 年第四季度,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的营业利润环比下降 29.19%,而同期台积电的利润率却高达58%,两者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三星在技术实力和生产效率上与台积电存在较大差距,也对三星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沉重打击。

原创             “冷峻财阀”李在镕访华全程陪笑,救三星要靠小米比亚迪?

与此同时,三星半导体业务还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库存危机。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DRAM/NAND 闪存价格持续低迷。截至 2025 年 2 月,三星半导体库存周转天数已攀升至 89 天,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60 天。过高的库存水平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因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而导致资产减值损失,给三星的财务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在智能手机市场,三星曾经长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其市场份额却呈现出持续崩塌的趋势。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4 年三星智能手机全球市占率已跌至 18.3%,在高端市场,苹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品牌复兴,再加上小米等国内品牌的迅速崛起,三星的市场份额被多方强势瓜分。尽管三星在折叠屏手机领域占据了 54% 的份额,但由于折叠屏手机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量占比仅为 5%,难以对其整体业务形成有效的支撑。

在电视市场,三星曾经的霸主地位也已逐渐瓦解。随着中国品牌在 OLED 面板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星电视全球市占率从2018年的30%大幅降至2024年的17.6%。中国品牌凭借其在技术创新、产品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电视市场中迅速崛起,对三星电视业务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挑战。

在新兴业务领域,三星同样遭遇了挫折。在数字座舱业务方面,面对华为与高通的联合竞争,三星的市场份额在 2024 年萎缩至 4.2%。这一数据表明,三星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与发展未能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

从财务数据来看,三星集团的盈利能力正面临着结构性衰退的严峻挑战。2024 年,尽管三星的净利润同比激增 131%,但这主要得益于存储芯片涨价周期所带来的短期收益。深入分析其营业利润率,仅为 12.7%,与苹果的 28.3% 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一数据反映出三星在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上,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企业的盈利质量和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此外,三星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其短期债务已达 97 万亿韩元,净负债股本比升至 18%,创下十年来的新高。高额的债务负担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还可能对企业的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给三星的财务状况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隐患。

三星要靠小米突围?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李在镕此次的中国之行显得尤为关键。在访华期间,他马不停蹄地密集拜访了小米、比亚迪两大中国企业巨头,这一系列行动背后,隐藏着三星在中国市场谋求“二次扎根”,实现战略突围的深远布局。

回顾历史,2015年,因屏幕供应问题,小米与三星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纠纷。为了挽回订单,小米创始人雷军亲自前往深圳,向三星高管“负荆请罪”,甚至在酒桌上一口气喝光了5瓶红酒,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市场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米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自研屏幕国产化率已高达98.2%。与此同时,三星却反而成为了小米柔性OLED供应商之一,双方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此次双方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180亿美元的长期协议,开启了深度合作的新篇章。根据协议内容,三星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车载芯片、动力电池及高端OLED曲面屏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小米汽车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供应服务。此外,在更为隐秘但同样重要的AIoT生态链领域,双方也展开了紧密合作,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将搭载三星Exynos芯片,通过技术融合与产品协同,共同打造智能化的生活场景。

从三星的战略意图来看,通过与小米的深度合作,其旨在借助小米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强大影响力和市场地位,迅速切入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三星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希望在2030年前成功抢占中国车用半导体市场20%的份额,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在与比亚迪的合作方面,三星同样展现出了积极的姿态和深远的战略考量。三星SDI将充分发挥自身在电池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比亚迪提供定制化的刀片电池隔膜技术。同时,双方还将联合开展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共同推动电池技术的创新与升级。预计未来,比亚迪每年从三星采购半导体的金额将突破50亿美元,这一庞大的采购规模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深度与紧密度。

更为重要的是,三星与比亚迪达成了共建东南亚电动车供应链的战略合作协议。在这一合作框架下,三星将主要负责芯片设计环节,发挥其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专长;比亚迪则凭借其在整车制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强大实力,主导整车制造工作。双方携手合作,共同瞄准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新兴市场,试图在这些市场中抢占先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产品和供应链体系。

三星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背后蕴含着多维度的深层逻辑。从市场权重来看,2024年三星对华出口额高达64.9万亿韩元,占其总出口的38%,这一比例远超其对美出口的22%。中国已毫无疑问地成为三星半导体设备、OLED面板等核心产品的最大单一市场。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三星的产品销售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使得中国市场在三星全球战略布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李在镕此次访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三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合作机遇和发展空间。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三星的复兴之路依然充满了荆棘与挑战,未来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李在镕能否实现三星的华丽转身与复兴,或许答案就隐藏在他下一次访华时所展现出的笑容之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 者 | 元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toor.com/2134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