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听起来简单:穿过磁场的导体应能产生电流。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试图仅靠地球自转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都失败了。直到2016年,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奇巴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成功所需的条件,并造出一个设备来测试这个理论。
他们的装置包括一个锰锌铁制成的圆柱形外壳,它旋转并与地球磁场对齐。由于其独特的形状和材料特性,壳内的电子无法完全抵消由旋转产生的电力。结果是产生了大约17微伏的小而稳定的电压和可测量的电流。虽然这电量很小,远不足以日常使用,但它证明了原理可行。
这种被动发电不需要燃料,不依赖外部电源,也不干扰地球运动。为了验证效果,团队还在另一个不受控制的位置重复了实验,信号依然存在。他们通过对照实验排除了热梯度和背景电磁噪声的影响。
尽管目前该系统只能产生微量电力,但潜力巨大。未来,这种技术可能用于远程环境中的免维护电源或支持超长寿命传感器。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展示了最纯粹形式的被动发电——无需额外资源,仅依靠地球自身的自然运动就能产生电力。随着技术进步,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基于这一原理的应用出现,为清洁能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